弘扬工匠精神 奋力实现中国梦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6-07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建构了一个个精神坐标,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光明网理论部将陆续推出系列理论稿件,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形成的伟大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敬请关注!
作者:马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昂首迈向新征程,奋力实现中国梦。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能工巧匠,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考工记解》中的“舜防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成语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根基。
工匠精神来自于革命和建设年代的锻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就在艰难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南泥湾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工业基础上,又有无数专家、工人、劳动者夜以继日奋战在生产技术、科研攻关第一线,以异于常人的意志、毅力和创新精神构筑了新中国工业体系基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6年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研制成功,6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工匠精神的弘扬是基于对国内外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当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重塑、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求品质、创品牌、重质量的精益制造道路,用工匠精神为中国的工业建设注入灵魂,从而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
工匠精神铸就中国梦。中国梦将“国家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全体人民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求全体人民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艰苦努力和接力奋斗。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是仅仅指工艺匠人的职业精神,而是所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劳动者都应大力传承弘扬的精神。从屠呦呦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到袁隆平对“禾下乘凉梦”的不懈追求再到南仁东对天眼项目的鞠躬尽瘁,这些大国工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能把焊接误差控制在0.16毫米之内的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八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许振超等人,也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制造”影响了世界。我们看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坚守初心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卓越的创新为国家担当、为事业守望,用一生的长度执着于一项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业绩。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拥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专注,重细节求完美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立守正求创新的卓越追求。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劳动者在新时代书写出更精彩、更动人的“工匠故事”,为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注入磅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