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团队建设>>正文
体育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2021-03-22 17:11  
[文章下载] [字号: ]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号召,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积极探索并实践“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重要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每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建设一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队伍、打造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培养1-2名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归纳提炼双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确保专业课实现思政的入身、入脑、入心

三、建设内容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

体育课程思政应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的体育强国梦信念以及不断传承的体育历史文化。

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梦”的实现正是新时代亿万人民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应坚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脚踏实地精神。体育历史和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世界发展、文明的一部分。体育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着我国的历史文化,是开展体育与德育、美育、智育、劳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更是形成文化自信的保障。

2)潜移默化的体育意识

1 规则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竞赛亦是如此,体育规则左右着体育竞赛的结果,限制着运动员的不良行为,使比赛在公平、公正中进行,促进运动项目的良性发展。达到体育育人、体育锻炼人的目的。

2 竞争意识

在体育竞赛中一定存在着竞争,比赛结果一定有胜负之争。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合理的竞争意识。在体育竞赛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同学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竞争品质。

3 公平意识

体育竞赛其实就是一场公平的竞争,参赛选手都要遵守同样的竞赛规则。例如,在大型的赛事中,要对运动员是否服用或食用兴奋剂进行检测,目的就是规范大家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比赛,使得比赛结果真实。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兴奋剂的检测越来越全面,使比赛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

4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它由体育运动所孕育,但又超出体育运动的本身。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有非常多的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在教学方法方面

1)开放式教学。教师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教学过程,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的权利,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此外,教会和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既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彰显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又能达到教学事半功倍,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2)互动式教学。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相尊重、友好交往、共同探究中加强互动与交流,营造良好的体育课氛围。

3)创新式教学。创新式教学,包含老师的创新性教法和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老师教不会学生一个简单的技术动作,说明老师没有创新性的教法,学生没有创新性的学习,但如果创新一下思维,变换一种教或学的方法,可能问题就解决了。

4)激励式教学。激励学生珍惜体育课,上好体育课,让学生明白,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学习、工作、生活的顺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少生病、少花钱看病。激励式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爱和激励弱势学生树立不放弃、不抛弃体育的坚强意志,牢记自己享有同样的体育学习权利和快乐。

5)服务式教学。不论在课间还是在课外,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业养成,服务同学,教会胜过学会。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的学习、应用、组织、协作、迁移、创新和职业体育等能力都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和适应社会提供积极的服务。

6)信息化教学

充分利用职教云、云班课等平台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日常的体育课教学之中,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有效丰富正常体育课思政教学的手段,增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方面

积极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并融入平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在篮排足、乒羽棒、武术、形体、健美操、瑜伽、健身、田径等项目课程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注重结合项目特点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寓思政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

比如:在武术课堂上,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用武术礼仪约束自己,言行有礼,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譬如师生互行抱拳礼、鞠躬礼、强调“习武先习德”,健身又健心。

瑜伽课堂则强调瑜伽礼仪:进教室脱鞋保持地面干净,关掉手机彼此不受干扰,安静上课力求身心合一,互相尊重心怀感恩,始终如一注重学生行为规范。

球类项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团队意识的灌输:篮排足大球类项目强调团体配合,维护集体利益,不怕吃苦,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乒羽棒小球类项目要求互帮互助的协作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作风。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鼓励年青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思政课培训和比赛,先后有5年轻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徐长宇、王晖任组长的体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负责课程思政的具体开展、落实工作,成员如下:

长: 徐长宇、王晖

副组长: 王朝霞、李海磊

员: 袁鹏科、张向楠、孙艳忠、史帅、田贻涛、张金峰、马亚飞、赵杰夫

(二)经费保障

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教学改革项目,根据立项层次,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试点或立项课程给予学年业绩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三)强化评价

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评价。


体育学院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文化教育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下一条: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开元大道1号(开元校区)| 文昌大道东段(文昌校区)